什么是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
Takt是一词是德语的指挥,用以调节演奏的节奏,T/T节拍时间,根据客户需求量与工厂可供时间所得之生产节拍,即是瓶颈站时间也是可满足客户需求的生产节拍。
[编辑]生产节拍与生产周期
从生产节拍的定义可以看出,生产节拍与生产周期不同,生产节拍实际是一种目标时间,是随需求数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人为制定的。节拍反映的是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如果需求比较稳定,则所要求的的节拍也是比较稳定的,当需求发生变化时节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需求减少时节拍就会变长,反之则变短。生产周期则是生产效率的指标,比较稳定,是受到一定时期的设备加工能力、劳动力配置情况、工艺方法等因素影响决定的,只能通过管理和技术改进才能缩短。
[编辑]生产节拍对生产的作用
1.生产节拍对生产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生产的调节控制,通过节拍和生产周期的比较分析,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明确需要改进的环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如当生产节拍大于生产周期时,生产能力相应过剩;如果按照实际生产能力安排生产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导致大量中间产品积压,引起库存成本上升、场地使用紧张等问题。如果按照生产节拍安排生产,就会导致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等现象,造成生产能力浪费。当生产节拍小于生产周期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时就会出现加班、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因此,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拍都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生产管理改进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缩小生产周期和生产节拍的差距,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安排生产经营活动。韩总在职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建立标准生产周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改进使生产周期与市场需要的生产节拍相适应,从而保证均衡有序的生产。如果市场需求能够稳定在年产量为一固定值,那么节拍就比较稳定,这种节拍就可以作为提高生产周期的一个标竿,进而组织相关资源进行改进。
2.生产节拍应用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防止生产过剩造成的浪费和生产过迟造成的分段供应不连续问题,并确定工序间的标准手持品数量。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成本和产量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当产量过剩时,成本就会增加,当产量不足时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样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生产过剩和不足都是一种浪费,应用生产节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相对于JIT的零库存理念,应用生产节拍就要改变生产越多越好的观念,建立起适量生产的观念。为保证生产中分段连续供应,必要的、合理的分段贮备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必须的,因此在平衡生产节奏的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分析就可以建立起各工序间必要的手持分段数量,避免分段库存过多造成的严重浪费。
3.生产节拍的使用将会使生产现场的作业规律化,达到生产活动的稳定,实现定置管理,并作为现场生产效率改善的依据。
[编辑]案例解说
就造船企业而言,企业在转模工作中提出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生产组织管理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结合成组技术的应用,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应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内部市场链的管理。在这种思维下,每一个工艺阶段相对于上一个工艺阶段就相当于客户,而对下一个阶段就相当于供应商。因此我们的节拍就是上一阶段总有效工作时间同下一个阶段需求的中间产品数量的比值,中间产品可以是分段、各种单元、零部件等。以造船船台为例,假定一年确定的订单是12艘船,3个船台,则每个船台承担4艘船,生产周期是12个月,那么船台的生产节拍就是12/4=个月,要求船台每3个月要下水一条船,船体、舾装部分必须在3个月内达到规定的技术完成量。当船台的生产节拍一旦确定下来,造船生产在船台以前的整个生产的基准节拍也就确定下来,如同交响乐中的什么C大调、C大调之类,不管是管乐器还是弦乐器都要按照这个节拍的指挥进行演奏,在船台之后的各个前向生产阶段也必须按照船台确定下来的节拍安排自己的生产节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造船生产节拍一致。例如船体分段的吊装节拍就应根据船台节拍确定,假定分段需要在下水前一个月全部吊装完,全船需吊装120个分段,则分段吊装节拍就是60×7/120=3.5个小时(每周按7天工作时间,每天按7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在总段组装、分段预装、制作等后续阶段的节拍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确定各个阶段的生产节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