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官方群 工业工程5000人群号 249148633
一、从AlphaGo到Watson,人工智能将给医学带来颠覆性变革 2016年,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一场人机大战使人工智能火了,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思索,人工智能除了下棋还能在哪些领域大有作为?Watson医生来了,它利用深度学习和认知计算技术诊断恶性肿瘤,正确率已经超过医学专家!可以期待未来机器人医生一定会在其它临床专业实现新的突破。 对普通人来说,超人仅出现于科幻小说或神话故事,而近年来语音和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等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去年3月AlphaGo完胜世界围棋冠军,刚刚发布的它又连胜60场横扫中韩顶尖围棋高手的消息再次震惊世人,从而也引发了人类更深层次的遐想。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能做什么 Watson(沃森)是2007年由IBM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借助于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迅速分析整理各类医疗文档,快速阅读人类医生无法完成的海量医学文献,为每位癌症患者做出临床诊断并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截至2015年,沃森已经与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等14个顶尖癌症中心合作,通过大数据整合为十几种实体肿瘤和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等提供诊疗建议。 与人类医生团队比较,沃森可以在三分钟内完成人工基因测序以及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效率提高30倍以上。其中肺癌诊断正确率为90%,而人类医生只有50%。大肠癌诊断一致率为98%、直肠癌为96%。在工作效率、诊断正确率和一致率方面完胜人类肿瘤专家。 2016年8月,日本东京一位60岁女性患罕见类型白血病,住院接受持续半年的两种抗癌药物治疗仍无明显疗效,甚至还出现了败血症等危重表现。沃森在10分钟内阅读了近4000米厚的相关医学资料并建议将治疗方案改用其它抗癌药物,患者数月后康复出院。 今年8月沃森首次登陆中国,与国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21所肿瘤学科重点医院合作,目前还未取得实际应用方面的信息。 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正以蓬勃发展之势推动医疗领域的变革,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大投入,向医疗健康领域进军,并已在部分病种上有所突破。 微软的最新机器学习项目Hanover利用人工智能深度理解每年发表的医学专业论文,帮助医生预测哪些药物对治疗癌症患者最为有效,从而达到最佳疗效。微软还尝试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分析患者的扫描图像,如用于扫描并计算脑肿瘤的大小、分析肿瘤组织成分,最后作出最佳治疗方案。 谷歌DeepMind计划将人工智能算法更多地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合作共同开展包括缩短患者头颈部癌症的治疗准备时间,使用机器学习来完善放射治疗所必须的扫描过程;开发一款仅凭眼部数字扫描结果即可识别潜在眼部疾病风险的机器学习系统。 国内许多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百度近期发布的医疗大脑能够依据用户输入的初步病情实现智能分诊,为用户获得全新体验;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协助医生很快获取对疾病有意义的信息。 医疗领域是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市场之一,除了辅助诊断,在医学影像、药物挖掘、生物技术等领域同样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资料推测2019年全球智能医疗决策支持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仅仅是刚刚起步,沃森尚属探索性合作开发阶段,实现其商业价值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首先,医疗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常见疾病就超过万种,而且个体差异复杂,针对每份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都要经过大量数据分析比较、推理,开发具有人类思维和决策能力的机器人医生任重道远。其次,人们的就医观念是去大医院,找大医生,颠覆传统的就医习惯难言能被轻易接受。此外,数据来源也将面临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保护的挑战,以及一旦出现误诊或医疗纠纷难以判定谁来承担责任等等。 总之,机器人医生已经悄然来到人类身边,并已初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场医学领域大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伴随认知计算系统,结合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不断成熟,必将拉动医疗健康领域医疗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二、保险公司抢滩医疗,“保险+医院”模式是未来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为了摆脱商业健康险亏损的局面,商业保险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与医疗融合的模式,如基本医保经办、大病保险等,并取得进展。纵观2016年,可谓“保险+医疗”的大年,保险业动作频频,平安健康险、阳光保险、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保险巨头重资进军医疗服务领域,保险+医院能否破解保险困局? 我国专业的商业健康险公司连续多年亏损,仍处于市场投入期。尽管商业健康保险万亿元市场规模可期,保险公司健康险业务不挣钱已成为行业共识。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虽然我国健康险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八成以上险企赔付率超过80%、四成险企赔付率超过100%,个别公司甚至高达200%。 与医疗机构合作不畅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商业保险公司需要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费用,而院方的治疗流程、费用产生及其合理性保险公司并无从知晓,使得无法对保险产品精准定价及风险控制。 为了从根本上摆脱这种被动局面,保险公司需要院方配合,以获取被保人相关的医疗数据。然而,院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并无意配合。 高端医疗作为切入点 近年来国家针对商业健康险颁布了新国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允许保险公司以自建、参股或收购医院等模式与医院合作,为保险公司获取院方数据开启了方便之门。 泰康人寿先后战略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与同济医院联合建立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并投资逾10亿元入股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上市医疗集团IHH旗下的百汇中国。2016年11月,它还投资逾11亿元收购国内规模最大的连锁妇产医院集团——和美医疗股份,持股比例达26.44%。 作为香港康健国际医疗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投资并控股河南省三甲医院——南阳市南石医院。其后它又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试图以“保险+医院”的创新合作模式打通跨越两者间的壁垒,共创合作共赢的崭新局面。此外它与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国药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山东省淄博市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投资设立医院管理公司,负责淄博市中心医院新院区的建设与运营。 当然,本年度健康险行业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以下两项重大事件。 保险公司开医院 5月8日,国内首家由保险机构和地方政府合办的股份制医院——阳光融和医院在潍坊正式开业。该院总投资30亿元,是按国际先进医疗理念及国内三甲医院标准设计,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转化医学与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 据悉医院开业半年来,日门急诊业务量突破1100人次,床位使用率76%,平均住院日7.6天,药占比26%,人均次费用8000余元,相比社会资本办医的其他医院,同期业务量发展较好,有些指标数据甚至优于公立医院。 一家20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开业为何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因为它是国内首家“保险+医疗”模式的医院,购买商业保险的患者在试点医院看病时除医保报销外的其它费用,只要是在商业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将和医院进行实时结算,彻底颠覆了过去患者先垫付、再找保险公司赔付的模式。 商保在线直赔直付 8月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健康医疗管理公司(平安健康云)在武汉中心医院推出了国内首家商保在线直赔直付系统,打通了从挂号、预约、报告查询到支付的所有环节,实现了全流程服务的集成,这也是国内首家商保直赔系统。12月平安好医生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从院前、院中、院后三个环节着手,共同打造创新型“互联网+保险+医院”模式,建立管理式医疗开放平台。据称目前商保直赔业务已经扩展到46个城市。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保险公司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合资、控股、办医院赢得收入,更深刻的意义在于通过介入医院业务获取被保险人的相关数据,从而减少医疗浪费、控制保费开支、遏制保险欺诈、重建商业健康险正常秩序。 国外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成功在于,保险不单纯是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同时也是医疗资源的整合者。短期内我国无法实现健康保险大规模的产业整合,无论是哪种“保险+医院”的合作模式都值得探索和期待。 保险公司建立或投资控股医院效果最佳,但投资巨大且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医疗保险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一两家保险公司成立或投资几家医院就可以解决的。全国有2万多所医院,若要改变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现状,还需与众多医院开展深入合作。但我们应看到,健康险从支付端切入医院的模式,通过保险直付理赔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监督审核,从而实现医疗控费,降低赔付率,还可以利用医疗大数据进行承保人征信,精准设计保险产品。但是,真正要切入也会遇到许多问题。首先就是需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因此,保险公司除了直接与医院合作,与医院信息化厂商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智能拖地机器人,云鲸 NARWAL |
2020-02-17
2022-06-13
2021-12-13
2022-11-09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