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业工程 资讯 人物 查看内容

柳传志:世界五百强的-人物

2012-7-23 05:56| 发布者: [db:用户名]| 查看: 395| 评论: 0

摘要:   24年前,40岁的柳传志在中关村的一间传达室成立公司的时候,美国一位19岁的大学生迈克尔·戴尔,也在德克萨斯一间大学宿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来,这两家公司——联想和戴尔相互成为了全球范围的竞争对手。    ...

  24年前,40岁的柳传志在中关村的一间传达室成立公司的时候,美国一位19岁的大学生迈克尔·戴尔,也在德克萨斯一间大学宿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来,这两家公司——联想和戴尔相互成为了全球范围的竞争对手。

  2004年,戴尔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这一年,联想收购了IBM的PC事业部,迈克尔·戴尔对这个并购提出了质疑。

  不过,迈克尔·戴尔现在应该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多嘴了:在美国《财富》杂志近日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联想集团167.8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499位,并成为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内地民营企业。

  无论对联想还是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讲,这都是一个标志性的大事件。相对于迈克尔·戴尔而言,柳传志在中国这样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取得这样的业绩,更加难能可贵。值得一提的是,联想成为世界500强时,柳传志已经不用亲自在前线“拼杀”,他让爱将杨元庆与迈克尔·戴尔直接交锋,而迈克尔·戴尔则不得不为了阻止戴尔业绩下滑,于去年重归公司第一线担任CEO。

  “创造了高科技产业先河;和外企竞争,抢占市场份额;解决员工的股份问题,让年轻员工有更多机会展示才能;将公司内部一切能够科学化的工作科学化。“这是柳传志日前透露的联想成功秘诀。

  从20万元起家的小厂到世界500强,联想仅花了24年的时间,这绝对是“奇迹”。而联想能成就今天的“奇迹”,两代{词语被屏蔽}柳传志和杨元庆功不可没。

  逐渐隐退的“中国IT教父”

  从某种意义上说,联想的成功,就是柳传志眼光和能力的成功。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凭借20万元启动资金创立联想,近乎白手起家。依靠自己最大的优点“善于学习”,从最初的学四通,到之后学INTEL、学惠普、学GE,柳传志一直没停下学习的脚步,联想也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而今,一跃跻身世界500强,初成正果。

  柳传志最擅长的是关系的协调。原《南风窗》总编辑秦朔在《大变局》一书中,专门总结了柳传志的**智慧:“首先是立意高远,非一般企业所及;其次是隐忍以行,承受常人难以承受之重;再次,是审时度势,目标坚定,行动有序;最后,是积极稳健,与环境保持和谐。”

  从早期的“孙宏斌入狱”,中期的“柳倪之争”,再到后来的“京港联想合并”与“老联想分拆”,正是柳传志把握宏观上实业报国的“大**”观,实现了联想与**之间的良性互动,联想才能顺利地解决制约其发展的产权制度问题,为接下来的大发展奠定了厚重的体制基础。杨元庆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柳传志最大的贡献在于,摸索出了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道路。”

  联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84年到1993年,联想从贸易起家,进而打造自主品牌,建立了市场化的企业体制和激励机制,打造了扎实的管理基础;1994年到2003年,联想通过一套适应中国市场的业务模式,确立并保持了在中国和亚太PC市场的领导地位;2004年至今,联想确定了国际化战略,通过更换标识,签约国际奥委会TOP和并购IBM全球PC业务,获得国际化的通行证和品牌舞台,实现了跨越式成长。

分享至:
| 收藏

最新评论(0)

关闭

站长推荐!biaoqi_ftprevious! /1 !biaoqi_ftnext!

1
QQ